南昌理工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8723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不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9 13:48: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要有:(1)水土流失严重。毁林、毁草开荒和不适当地樵采、放牧,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工矿、交通及其他大型工程日益增多,建设中不注意水土保持,也造成水土流失加重。(2)土地沙化在扩展。土地沙化是指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景观的现象。(3)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较大。(4)次生潜育化水稻土面积在扩大。(5)耕地肥力下降。(6)土地受污染和破坏。(7)城乡建设用地逐年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
2#
发表于 2018-12-14 09:19:13 | 只看该作者
江西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有鄱阳湖,内侧丘陵广亘,中部平原坦荡,地势由外及里,自南而北,向鄱阳湖倾斜。土地总面积为1669km2,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约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域占22%。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0.6%,属典型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原始植被仅在山区块状残存,现状植被主要是天然次生、半次生和人工林木。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3.3%。 
江西是我国亚热带红壤集中分布的地区,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6%。根据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大致可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等三个亚类。 
红壤亚类面积最大,约8798.4万亩。凡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剖面发育正常的均属这一类型。由于所处地形和植被状况不同,其肥力属性有一定差异。山地红壤坡度大,土层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夹有较多的半风化母质碎块。丘陵红壤通常土层深厚,石质性不强。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则矿质养分不足。  红壤性土亚类是在缺乏稳定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见于丘陵山区,面积约3673.3万亩,肥力和利用价值都较低。 
黄红壤亚类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间的山地,面积约1494.3万亩,是红壤向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由于植被较好,自然肥力一般较高。  红壤在多种母质上都可以发育,理化性状有一定差异。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进贤、东乡、余江、波阳、余干、丰城、峡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临川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质粘重,透水、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由红砂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的贵溪、弋阳、横峰、铅山、玉山、上饶、德兴、余干等市县,吉安和永新之间也有分布,整个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则较差,土层较薄;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省境边缘山地和高丘,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市县比较集中连片,整个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但含钾量高;在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上发育形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区。
3#
发表于 2018-12-28 11:37:46 | 只看该作者
土地资源退化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  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  还有分布在工业比  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愈益严重。据粗略估计,建国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  116  万平方公里,  到  90  年代初扩展到  180  万平方公里,  几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1/6  。  平均每年增加流失面积  500  ~  600  万亩。  全国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超过  6  亿亩,  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  1/3  。据估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  50  亿吨,约占世界总  流失量  600  亿吨的  1/12  ,其中注入海洋的泥沙量约  20  亿吨,亦占世界陆地每年  入海泥沙总量  240  亿吨的  1/12  。比较肥沃的表土及其所含大量氮、磷、钾等营  养元素均随之流失。  情况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  其次是北方石山区、  华南红壤丘陵区和东北黑土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  43  万平方公里,占高原  总面积的  70  %,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  16.3  亿吨,其中在侵蚀最严重的沟壑区的  侵蚀模数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  5000  吨。近十多年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有所缓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  50  年代为  36  万平方公里,到  80  年代扩展  达  74  万平方公里,  占全流域总面积的  41  %,  创年侵蚀量达  30  亿吨的惊人记录。  所以益趋严重的原因,  一是开垦陡坡,  二是超量伐木,  三是过度放牧,  四是大型  基本建设缺乏水保措施。现已引起注意,加强了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        

其次是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沙漠化土  地面积约  33.4  万平方公里,  其中在人类史前早已存在的沙漠化土地约占  12  万平  方公里,近  50  年来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有  5  万平方公里,还有潜在沙化危险  的土地约  16  万平方公里。若和沙漠、戈壁合计,则有  153.3  万平方公里,占到  全国土地面积的  15.9  %。至今,沙漠化危害在继续发展之中,  50  ~  70  年代沙漠  化土地每年平均扩大  1560  平方公里,到了  80  年代增加到每年  2100  平方公里。  在西北、华北和东北  11  个省区有  5900  万亩耕地和  7395  万亩草场经常处在沙漠  化威胁之下。沙漠化之形成,自然因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表组成物质松  散等)  只是提供了可能,  而人为的强度活动和不合理利用方式(过度开垦、  过度  放牧、过度樵采等),则是主要促成因素。近年来着力营造“三北”防护林,开  始调整半农半牧地带的产业结构和改进土地利用方式,  以求遏制沙漠化的恶性蔓  延。        盐碱化也是影响土质的重要问题。  全国盐渍化土地约有  14.87  亿亩  (包括现代盐  渍土壤  5.54  亿亩和潜在盐渍化土壤  2.6  亿亩)。全国耕地中受盐渍化制约的有  1  亿多亩,占  5  %强。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大量施用农药等原因,  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估计,全国受大工矿业“三废”物质污染的耕地达  6000  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有  2800  万亩,受农药严重污染的农田有  2.4  亿亩,三者合计达  3.28  亿亩。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土地污染问题将造成严重后果。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中国自古以来有“惜土如金”的传统,  这是因为“有土斯有  粮”,  要满足人民吃粮,  必须爱惜耕地。  但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  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  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  在这股洪流冲击下,  全国各地区的  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  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  据调查,  1980  ~  1985  年间平均每年减少  738  万亩;  1986  ~  1990  年间平均每年流失耕地  353  万亩;  1990  年以后由于土地审批权层层下放,多头批地,造成管理失控,以致  1991  ~  1995  年间每年流失量上升到  500  万亩,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各省市。总计,自  1980  ~  1995  年间共流失耕地约  8100  万亩,如按  75  %的耕地用于种粮,亩产以  400  公斤计,则相当于每年削减粮食生产能力  250  亿公斤之多。        耕地减少的原因,  在农业内部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  改革开放以来转  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  改变了过去“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思想,  而  根据市场要求调整农业的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全面发展,  促使了土地利用分配的调整,  普遍压缩种粮用地。  这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些经济  效益,  但由于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  又缺乏宏观控制和管理,  也出现了一些新问  题,如在耕地上挖渔塘、种果树,过多地挤掉了粮田面积。据估计,  1986  ~  1995  年间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和灾害毁地共约  7000  多万亩,所幸同期全国开荒  和复垦的耕地大体能抵上这方面的流失量。        另一类是非农业建设占地造成耕地的永久性流失。  当然建设需要用地,  但很多开  发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例如城市无限制外扩,  盲目圈地建设开发区,  农村宅  基地严重超标,修建豪华墓地,乱取土烧砖瓦,以及露天采矿等等。
4#
发表于 2019-4-29 12:03:23 | 只看该作者
      土地覆盖最主要组成部分是植被,但也包括土壤和陆地表面的水体;是陆地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自然属性的重要反映;土地覆盖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时空尺度特征。土地覆盖形态和状态可以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而且产生土地覆盖变化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土地覆盖数据是全球环境变化、碳氮循环等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数据;土地覆盖数据是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产价值等准确评估的基础数据。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土地覆盖数据产品是指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采用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并结合野外实测,以及参照国内外现有的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经过波段选择及融合,图像几何校正及配准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拼接与裁剪,将全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13种分类土地覆盖数据产品。


   

       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地区内,生物和它们的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全国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数据是以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经过影像融合、几何校正、图像增强与拼接等处理后,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建立生态系统结构数据集,数据包含六大类生态系统,即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聚落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5#
发表于 2019-5-5 09:1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lszkj 于 2019-5-15 12:13 编辑

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9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据调查,三北地区在上世纪50~6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80年代初,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
三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千米流失土壤万吨以上,相当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16亿吨泥沙,使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沙4亿立方米,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母亲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黑龙江省的植被覆盖情况


6#
发表于 2019-5-11 13:36:36 | 只看该作者
在总体规划中的三北地区,有八大沙漠、其中面积为133万平方公里,大于全国面积的总和。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农、牧区,如今已是遍地黄沙,年风沙日达30~100天,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

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吉林省DEM数据产品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土地资源类数据产品之一。在TIN算法基础上采用线性、双线性内插法建成DEM数据,数据精度10m、30m、90m、1km,数据质量好,可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以及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7#
发表于 2019-5-15 12:16:58 | 只看该作者
辽宁省的植被数据来袭!

作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第一批工程区,辽宁省自1978年至今,已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236.65万公顷,长达1044公里的辽蒙边界防护林带已经合龙。



据了解,根据三北五期规划,辽宁14个市中有10个市的47个县(市、区)为三北地区,总规划面积97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5.9%。经过系列的造林绿化工程,辽宁省沙化土地由1994年第一次监测的87.54万公顷,减少到第五次监测的51.07万公顷,净减少36.47万公顷,基本消灭了流动沙丘;农田防护林总面积近10万公顷,工程区大部分耕地受到保护,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1个以前吃粮靠返销的县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初期的11.1%提高到目前的42.78%,净增加31.68%。

8#
发表于 2019-6-11 09:08:42 | 只看该作者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木材及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改变以过去缺林少木的状况。截至到2012年,三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不仅使民用材自给有余,而且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四料"俱缺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已建成了1870万亩薪炭林,加上林木抚育修枝,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了大面积草场,营造的7500万亩灌木林和上亿亩杨、柳、榆、槐树的枝叶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三北地区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天津的情况怎么样?

9#
发表于 2019-6-15 15:51:56 | 只看该作者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木材及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改变以过去缺林少木的状况。截至到2012年,三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不仅使民用材自给有余,而且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四料"俱缺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已建成了1870万亩薪炭林,加上林木抚育修枝,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了大面积草场,营造的7500万亩灌木林和上亿亩杨、柳、榆、槐树的枝叶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三北地区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山西是什么样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昌理工学院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27 06:25 , Processed in 0.1163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